当前位置 >首页 >百科 > 综合资讯

中国银行啥时间上班(中国银行何时开始上班)

发布者:刘夕远●发布时间: 2022-10-12 21:59

全国劳模、中国银行江苏南通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乡村振兴金融部)副主任 袁卫华

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特别是清晨的时候,更能感受到入秋时节的丝丝清凉。

每天早上7:30,中国银行江苏南通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乡村振兴金融部)副主任袁卫华都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里,为新一天的工作做准备。

阅读业务手册和专业理论,学习业务工作方法及行业动态,认真思考钻研工作开展方式。

一路从基层工作岗位走来,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身后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创造出“世界纪录”的点钞员

当年的她,从一名妇产科医生转岗到中国银行,起初只是在乡镇网点做柜员。

在很多人眼里,银行工作就是一个“金饭碗”,体面且高薪。但这个“金饭碗”对袁卫华而言想“端稳”并不容易。

起初,她是一名银行的派遣制员工,没有过硬的技术,还要面对完全陌生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如何在岗位立足成为摆在袁卫华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了看看更大的世界,一时冲动下做出的转行决定。但隔行如隔山,经历一段时间的迷茫和焦虑后,我找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第一个目标:向前辈学习技能和服务,用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和训练,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银行人。”每当回忆起当初自己的决定时,袁卫华的语气都显得格外坚定。

作为一名基层柜台工作人员,点钞、录入、计算器等各种基本功成为每日工作的必备项目。

要想给客户提供更快更好的服务,生性要强的她决定先从点钞练起。她也深知,目标已经定下,就要承受过程中的枯燥和艰辛。

为了练好技能,她还在家里设了间练功室。日复一日重复的机械训练,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都坚持枯燥地打磨点钞技能。一双灵巧的双手也因训练强度过大导致肌肉拉伤,但她扎完针灸后仍然坚持刻苦训练。

那时候的她,手上总是新伤连着旧伤,被捆钞带划伤的手指上总是缠着胶布。因为长时间的持续练习,左手夹钞的中指和无名指都被磨出厚厚的茧子。

“训练时必须每个动作都按100%的要求来完成,平时工作才能减少和避免失误。”袁卫华在回忆这段经历时略带哽咽,眼角也泛着微光,“为了练好技能,我对儿子的陪伴少之又少,从一年级开始到初中,我几乎不知道儿子在哪个班,班主任是谁。”只言片语间,流露出对儿子的愧疚之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袁卫华从最初不会点钞票,到成为全国银行系统响当当的技能明星,她的“钞能力”与日俱增。

2005年,袁卫华开始现身各类技能比赛,在大大小小上百场的技能比赛中,捷报频传。

2009年,她代表中国银行在中央电视台状元360“超级银行柜员”节目中,以30秒单指单张拨点178张的成绩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2012年,在中国银行百年行庆活动中,又以30秒195张的成绩刷新自己的纪录。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袁卫华也只是微笑着淡然说:“我从来没有觉得获得这些荣誉有多了不起,这只是对以往自己努力的一个肯定,让自己更有自信去迎接更多的挑战。荣誉只代表过去,向上的脚步我从未停止,依然时刻保持着一颗谦卑的心面对荣誉、面对自己、面对未来。”

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传递的第二日,袁卫华作为冬奥会火炬手,在八达岭长城参加了火炬接力活动,充分展示了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谈及这段难忘的经历,她激动地表示:“能够成为北京冬奥会火炬手,这是我从没想过的幸运,我会把奥林匹克精神和不畏艰难、顽强奋斗的民族精神弘扬好、传递好,在金融服务岗位上,担负起‘融通世界,造福社会’的使命,用坚韧不拔、奋斗为乐的价值理念,追寻我们心中的光,向着光出发。”

用技能反哺新员工

当袁卫华的技能成绩不断提升时,她又开始思考如何去带动身边的同事,尤其是一线青年员工,向他们传递榜样的力量。

2010年,中国银行南通分行成立“卫华技能工作室”,她作为领头人和教员,主动放弃节假日,将自己不断探索和研究总结的点钞训练方法及技巧,通过交流、培训的方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系统内外的培训班学员,累计培训2000多人。

“不管是新员工还是老员工,在我的耐心指导下,训练成绩都能迅速提高。我们培养的技能选手在各级比赛中获奖无数,涌现了一大批青年技能人才。”谈起自己当教员的那段日子,她的嘴角扬起自豪的笑容,“曾有两名90后青年员工,在入行短短两年的时间就成长为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而‘卫华技能工作室’也被评为‘全国金融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2012年,以她名字命名的“袁卫华工作室” 挂牌成立,并启动了“精英领跑”计划,吸收了支行各条线的多名业务骨干,工作领域和效能进一步拓宽。袁卫华更加忙碌了,生活也更加充实起来,用夜以继日来形容她都不为过。

面对新老员工,她从技能、营销、客户服务等多方面开展日常培养,传帮带出了一批优秀新员工,工作室成员的综合能力得到飞速提升,劳模品牌效应得到进一步扩大。

因为异常出色的“钞能力”,她还带领团队走向外部单位进行技能培训、窗口单位服务培训、重要客户产品培训及业务交流、劳模事迹宣传等活动,积极为广大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不仅如此,她还应邀到浙江、河南、河北、海南、新疆等地为中行系统内技能选手授课。

现在,“袁卫华”已成为中行系统技能标杆和服务品牌。据她介绍,目前工作室成员也都陆续走上了支行的中层管理岗位。

先进源于责任。“袁卫华工作室”还广泛参与到社会各类爱心帮扶活动中,并在2016年获得“江苏省十佳女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

参天大树离不开沃土滋养。多年的成绩,让她名声在外,面对同行抛出的橄榄枝和丰厚的条件,数次邀请,她都婉言谢绝。

“人贵在有感恩之心。”她说,“进入中行工作之前,我是乡镇卫生院的一名妇产科医生,没有上过大学,只有中专学历。转行到一个陌生的行业,就是因为在银行技能、客户服务上的优秀表现,让我获得了这些岗位的锻炼机会,让我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中行平台培育我成长,让我的职业生涯能够发光发亮,我也将永远与中行携手共进。”

她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实无华。

“我的人生目标是找到更好的自己,立足当下就是做好眼前的每一项工作。我从来不怕迎接挑战,对于目前的现状我始终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袁卫华坦言。

从零到一再到零

走下领奖台,一切从头来。

收获全国劳模这一至高荣誉时,35岁的袁卫华很快从激动兴奋的情绪中平静下来,沉稳地说道:“在我多年的成长中,身边都是鼓励和支持的声音,让我有勇气不断前行。青春就是要不断挑战和突破自我,我已经准备好接受新的挑战。”

在担任分行团委书记期间,为了激发青年活力,她创新开展以“创新、创优、创建”为内容的青年工作法,成立分行“中银青年行”志愿服务队,积极推进分行共青团工作;分行团委获评“中国银行五四红旗团委”荣誉。

基层党务工作需要固本强基,更需要创新求变。

再次从“零”开始,在新岗位上,她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继续发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扎实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践行高效工作模式,将知识转化为服务党员工作的生产力。

“刚适岗那段时间,接触新业务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偶尔也会拿出点钞券练习一下,来给自己解压,并提醒自己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袁卫华笑谈。

在从事党务工作的两年时间里,袁卫华发现基层党务工作规范化建设还有些薄弱,基层党组织党建创新的思路和方法较少。

她创新探索出党建“1+N” 工作法,指导支行党组织在不断提升基层党建规范化水平的同时,组织开展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浓厚分行党建工作创新氛围。

2020年,分行全辖各级党组织共创新打造了“三心工程”“启明星”“‘壹’心同行”等18个支部党建特色品牌,基层支部从“不会做”变成“抢着做”,党建工作热情高涨,有效浓厚了分行党建工作创新氛围,真正让基层支部“严了起来、动了起来、活了起来”。

谈及党建工作创新,袁卫华一直用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她说:“创新不是一件刻意的事,应该是带着思考,在传承中得到新的启发。每位党员都是创新主体,要自觉思考党员先进性的新形式、新要求。”

虽然党务工作部没有承接银行的业务发展指标,但作为党建共建牵头部门,党建融业务、党建促发展是责无旁贷的。

随着党中央呼吁“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中行“复兴壹号”智慧党建平台应运而生。袁卫华又开始在不足10平方米的办公间里认真研究产品特色,用好“互联网+党建”利器触发更多企业共鸣。

她自己先学先试,主动请缨为中心支行和分行部门开展专题培训20余次,帮助基层党务工作人员进一步理清产品优势、明晰外推技巧,做到不仅给目标,更会教方法。

同年,“复兴壹号”陆续在当地政府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成功上线。袁卫华所带领的团队让基层党建插上“智慧”翅膀,同时她也践行了“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堡垒”的承诺。

有人说“匠人精神”是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而在袁卫华看来,“匠人精神”更体现在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她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将热爱转化为责任。

“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袁卫华目光坚定地说道。

2021年8月,她重新从银行的后台部门来到前台业务部门普惠金融事业部工作。又是一个新岗位、又是一次新挑战。

到岗第一天,袁卫华看着面前的普惠工作要求,明白自己又要从零开始了。

从业务一线到基层党建,如今再回到业务部门工作,无论理论还是实操都与以往大不相同。

“争做新时代开拓者,立足当下完成眼前的每一项工作。”袁卫华暗暗下定决心,并以奋斗者的姿态勇攀发展高峰。

“十四五”规划明确“增强金融普惠性”,把普惠作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金融发展的基本导向之一。银行业金融机构需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全面地推进普惠金融各项工作做深做实。

重任又一次落在袁卫华身上。“每一次岗位的调整,面对从零开始的工作要求,我始终用比赛的心态勇敢接受挑战,用坚持和拼搏去面对过程考验,也总能有让自己满意的收获。”她说。

袁卫华重拾当年技能攻坚的劲头,坚持每天晨读,用最短时间成为业务能手。

她亦是同事口中的“百事通”。工作模式开启后,手机、座机、邮件、微信、行信全方位联络,时刻在线,随时响应团队和支行的需求。

为确保各个环节有序、合规推进,作为分管内控管理的副主任,袁卫华既做“牵头人”,又做“辅导员”。她带领团队研究普惠产品、行业市场情况,摸清全行普惠发展现状、掌握整体发展思路,既提要求,也教方法,将优秀经验和工作思路精准传递到辖区各个支行。

“业务发展在前道。”这是袁卫华口中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作为团队的中坚力量,她与她的团队成员积极查找业务中的薄弱环节,针对普惠贷款户数较多、分布较散等问题,多措并举,全面强化普惠金融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面对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要求,她更是积极组织团队成员加强业务培训,准确掌握普惠金融信贷业务管理流程,不断提升普惠贷款贷后管理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客户贷款逾期率。

在做好金融知识宣传的同时,她带领团队加强普惠专业队伍建设、开展网点普惠业务培训,勇做普惠金融的“深耕者”,主动把金融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把金融服务送到农户家里,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的服务理念。

先进就是旗帜,榜样就是力量。

在她与同事们的齐心努力下,各项工作开展得有计划、有落实、有成效,她所在分行普惠金融工作很快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南通中行普惠金融事业部被评为南通市“2021年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有人觉得,她进步神速是基于一名劳模应有的先进素质和能力,殊不知,这背后是她近20年来日复一日的勤奋刻苦、孜孜以求。

“我始终坚信,面对困难和机遇,只要积极努力,我就会有50%成功的可能,如果选择放弃,那就是100%的失败。这可能是我能够成长为现在的‘我’的关键。”袁卫华笃定地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是她给自己的格言。不忘初心,学徒心态,跑步上岗,说干就干,这是她成功转型的秘诀。

即将迎来入行的第20个年头,袁卫华的名字在荣誉墙上璀璨夺目,激励着更多年轻人勇毅前行。

她成长于基层,也必将青春奉献在金融一线。现如今,在新的岗位上,她依然是那颗闪亮的星,在践行普惠、振兴乡村的道路上继续发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