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百科 > 综合资讯

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哪个(什么是质变和量变通俗理解)

发布者:高原远●发布时间: 2022-09-23 07:41

在辩证法的十六要素最后一条,列宁提出了质变量变规律或 质量互变规律: “从量到质和从质到量的转化。 ”列宁还明确地 把这一条作为第九条对立面转化的实例,这说明它是以辩证法的 根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为基础的。

黑格尔

质变量变规律也是黑格尔第一个明确提出和阐明的,马恩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也把质变量变规律改造为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规律之一,并对这一规律的内容作了较为详细地论述。 此后,普列汉诺夫和斯大林,也都对这一规律作过马克思主义的阐发。

列宁在《逻辑学》摘要中,则进一步具体地批判改造黑格 尔关于质变量变的思想,深刻地研究和揭示了把握这一规律的一 些主要和关键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有质和量二个方面,都是质和量 的统一,都是有度的。度就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是有质的量和有量的质。这种思想是直接继承黑格尔的。黑格尔认为:“存在的本身是规定性地直接的自我等同。”

认识事物首先就要认识这个质,这是认识事物的基础。“量就是如此复归于自身中的存在,以致它是简单的自我等同,是对规定性的漠不关心。”这就是说, 量也是存在的,是存在的量的方面的规定性,但它不像质一样与存在直接同一,而是它自己简单的自我等同,即量就是量,它对质的规定性是漠不关心的,即量的大小不影响事物的存在,不影响它的质的规定性。

可见,量是事物外在的并不与存在直接等同 的东西。认识事物首先不是它的量的大小,只有认识了事物是什么之后,才须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大小。黑格尔认为第一项是质, 第二项是量,第三项便是度,“在度中结合着抽象地表现出来的质和量”。他在《小逻辑》中也说。

从“尺度是有质的定量,尺度最初作为一个直接性的东西,就是定量,是具有特 定存在或质的定量。”“尺度既是质与量的统一,因而也同时是完成了的存在。当我们最初说到存在时,它显得是完全抽象而无 规定性的东西,但存在本质上即在于规定其自己本身,它是在尺 度中达到其完成的规定性的。”

这就是说,度(尺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人们认识了度,既把握了质的规定性,又把握了量的规定性,就认识了事物“完成的规定性”,这才算认识了具体的事物,所以,黑格尔说:“在自然界里我们首先看见许多存在,其主要内容都是尺度构成。”

可见,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在哲学史上也有相当于度的概念,如“样式”(样态),但真正明确地辩证地提出和论证“度”这个范畴的,则是黑格尔。列宁在研究质变量变规律时,也特别注意度这个范畴,着重摘要了存在论中论述度的部分。

首先,度是质和量的统一,度也就是一个规律。黑格尔曾用天文学史上关于对太阳系各星球的关系的认识为例进行说明。他认为古代天文学已能按在一定时间太阳与其它行星的位置来判别 方向,这表明对这种关系有了质的认识。

到了十六世纪哥白尼首次测定了各时间太阳与行星的相对距离,这就达到量的认识,是 一大进步,他说:“认识到自然界的经验数,例如行星的相互距离,这是一个伟大的功绩。”以后又经过伽利略的 研究和发现,刻卜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达到了对太阳系各星球关系的度的认识,黑格尔说:“更伟大得无比的功绩却是使经 验的规定量消灭,把它们提高到量的规定的普遍形式,使得它们 成为规律或度的环节。”

哥白尼

列宁就十分注意“规律或度”的思想,这就是把握了经验数的规律性的普遍形式,也就把握了度,各种观察测定的经验数都逃不出这个普遍形式,它是有质的限量即度。所以把握度就把握了事物的规律,即该事物相对稳定 性的范围和从量变质的界限,也就是该事物质量互变规律的具体表现。

黑格尔在《小逻辑》中说,在度中质与量的关系有两种可 能;“第一种可能的关系就是:那特殊的定量只是一单纯的定量, 而那特殊的定量虽是能增减的,而不致因此便取消了尺度,尺 度在这里即是一种规则。第二种可能的关系则是:定量的变化也是质的变化。”

这就清楚的表明, 度就是确定事物相稳定性范围和质变界限的规律,人们认识和把握了各种事物的度,也就具体地把握了该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 可见度之重要。

其次,为了把握度,就要找出“度量关系交错线”。度是特殊的规定量,在不同的度之间,就会有度量关系的交错线把它们区别开来。这种交错线或交错点,就是事物的度的界限,不把握这种界限,也就无法把握度。

哥白尼

同时,这种交错线或交错点,也正是量到质的转化的地方,是量变和质变交错的地方, 不把握这种交错线或交错点,就无法把握质和量在什么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转化,在什么情况下量变产生质变。可见,把握度量关系交错线,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度的关键所在,也是认识事物具 体地质量互变的关键之点。

但是,我们不能把度量关系交错线和度等同起来。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有质的限量,这个限量是一个区域。度量关系交错线,则是这个区域的界限,是一定质和量统一的最大或最小的限度,在这限度内保持事物稳定的规定性或 质。

黑格尔讲:“因此,一方面定在的量的规定可以改变,而不致影响它的质,但同时另一方面这种不影响质的量之增减也有其限度,一超出其限度,就会引起质的改变。例如水的温度最初是 不影响水的液体性的。但液体性的水的温度之增加或减少,就会达到这样的一个点,在这一点上,这水的聚合状态就会发生质的 变化,这水一方面会变成蒸气,另一方面会变成冰。”

这说明,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有质的量和 有限量的质,它就是一个,即是一个事物,过程和状态的质和量的统一,而度量关系交错线,是区分度的界限,是规定度的区城 边界(关节点或关节线,极点或极限,临界点或临界线等等)。

一个事物只能是一个度,但交错线或交错点则可以有许多。交错线或交错点是把二种度区分开来之处,它不是只属于一种度的。 可见,尽管度量关系交错线是把握度的关键,是度的重要内容, 但是,度和度量关系交错线是不能等同的。

人们认识和把握一个事物的度,一方面要把握度量关系的交错线,以便把握事物质的 稳定的范围和量到质的转化的时机,但另一方面还应去认识和把 握交错线以外的其它内容,如一定度的最佳状态和最佳点,以便 充分利用该事物的作用,发挥该事物的最大效力。这种最佳点和 交错点是完全不同的量,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它也是度的重要 内容。

第三,渐进性和飞跃的问题,也就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问 题。列宁说:“从量到质和从质到量的转化”,实际上是讲从量变 到质变和从质变到量变的转化,因为马恩和列宁都是从变化和发 展的观点来看质和量的,同时,他们又都是既从量的角度又从质 的角度来看变化和发展的。

关于量变和质变,黑格尔又用渐进性 和飞跃二个范畴来说明其特点和关系。他把飞跃看作是渐进性的 否定,是渐进过程的中断。认为发展和变化是这二种状态和形式 的结合,而且更为强调渐进过程的中断或飞跃。

他反对把发展和 变化只看作是渐进性的过程,他说:“变化,按其本质而言,同 时也是从一种质向另一种质的转化,或者抽象一点说,是从现有 的存在向不存在的转化,在这里包含着不同于渐进性中所包含的 规定,渐进性不过是减少或增多,不过是片面的注意于大小。 ”

黑格尔这里指出发展有二种形态,强调二者的区别。接着他又指出这二种发展形态的联系,“但是,那表现为纯 粹量的变化也会转化为质的变化,一一古代人已经注意到它们的 这个联系,并且用通俗的例子来表明由于不知道这一点而发生的矛盾。”他指出辩证法的“狡猾”就在于,初看是无关紧要的量变,到一定点就会使存在物遭受根本毁灭。

以上这些黑 格尔的论述,列宁都十分重视,作了详细摘录。列宁是同意这些 关于渐进性和飞跃的区别和联系的辩证思想的。在渐进性和飞跃的关系上,黑格尔特别强调渐进过程的中断即飞跃,强调质变的重要。

黑格尔指出,渐变只能造成较多和较少的区别,“渐进性仅涉及变化的外在方面,而不涉及变化的质 的方面”,“人们喜欢通过过渡的渐进性试图理解一种变化;但 是渐进性倒不如说恰恰是单纯的漠不相关的改变,是质变的对立 面”《逻辑学》。

列宁很同意这个思想,明确 指出:“没有飞跃,渐进性是什么也说明不了的。” 他还以许多事实说明自然界的飞跃,批判自然界似乎没有飞跃的思想,批判企图以渐进性说明一切的形而上学观点。

他指出: “关于发生的渐进性的假设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认识上的:正在产 生的东西,是已经感性地存在着或根本在现实中就存在着的,仅 仅由于大小而还不能被人感知同样,关于消失的渐进性的假 设,也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认识上的:非存在或代替正在消失的东 西的他物也是存在着的,但还看不出来。”

而且,这里所谓存 在着并不是指:在现存的某物中已经包含他物于自身,而是指; “他物已是现有的存在,只是还看不出来而已。”黑格尔批判的观点,实际上是世上无新事的观点,是上帝已 创造好一切的观点,所谓“发生”和。“消失”,只是逐渐增大到 被人感知和逐渐减小到人看不出来而已。这种形而上学在十七世 纪就表现为“原形先蕴论”。

黑格尔批判这种观点时,还特别把它同旧事物中包含着否定(新事物)的因素的辩证观点区别开 来。从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看来,肯定中有否定的因素,旧事物中 有新事物的因素,但并非在飞跃之前新事物已经现成地存在了。

辩证法认为,由于事物内在的矛盾,在斗争中新因素会不断产生,经过量转化为质,经过肯定,否定,否定的否定,世界是在新陈代谢和万象更新的。而“用关于变化的渐进性的假设来理解发 生和消失,就不能避免无聊的同语反复,因为那意味着,正在发 生或消失的东西,预先就已经是现成的了,而变化则成了外部差 别的简单替换,这样,实际上是同语反复。”

“同语反复”就是老调重弹,就是世上无新事。这实际上是形而上学不变论。前面就已指出,黑格尔认为的变化,按其本质而言, 也就是从一种质向另一种质的转化。在这里他又强调:“存在的 变化从来都不仅是从一个量转化为另一个量,而是从质转化为量 和从量转化为质的,是他物的变易,即渐进过程的中断以及与先 前的存在相对立的、有质的不同的他物。”

列宁对 这些“渐进过程的中断”和“飞跃”的看法是十分赞同的,渐进 性离开自己的中断、飞跃和质变,那的确是什么也说明不了的。 事物发展和变化,渐变和飞跃二种形态都不可少,而且是联系 和转化的,但决定性的变化则是质变和飞跃。

没有飞跃,就没有 世界上质的无穷多样性,就没有发展,就没有质的无穷变化。列 宁指出:“辩证的转化和非辩证的转化的区别在那里呢?在于飞 跃,在于矛盾性,在于渐进过程的中断,在于存在和非存在的统 一(同一)。”

列宁对质变量变规律的研究成果,首先在《卡尔,马克思》 中作了概括:“发展是飞跃式的,剧变的,革命的;‘渐进过程 的中断’;量到质的转化。”(《列宁选集》)其次 就是辩证法的要素第十六条中作了概括;“从量到质和从质到量 的转化。”

这二个概括,前者突出了重点,后者是较为全面的表 述。这二种表述都是正确的,都是对于质变量变或质量互变规律 的科学规定。但是为了正确理解列宁关于这一规律的研究成果, 应该把这二者结合来。

Top